精读课标内容知其源,创新概念教学踏歌行
——五台县沱阳中学校“五个一”活动之“名师讲座”
10月20日上午,五台县沱阳中学校如期举行第二十四期名师讲座。五台县沱阳中学校骨干教师,县模范教师徐德跃进行以《浅谈课标视域下的物理概念的教学法》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讲座内容客观的指出传统物理概念教学的利与弊。传统的概念教学着重从物理概念的文本出发,着力从三个方面讲解和剖析物理概念教学的优势:
1、讲清物理概念的内涵,即内容和物理意义;
2、强调物理概念的外延,即适用条件和范围;
3、理清有关概念的联系和相近概念的区别 来深化理解概念。
同时徐德跃老师犀利地指出传统物理概念教学的弊端:重知识、轻能力;重运用、轻过程。即教师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物理概念的知识本位,大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在引入概念时没有让学生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给出物理概念。学生只是死记物理概念,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这种“熟记型”学习往往比较机械,学生对物理概念没有在感悟中得到“升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所以,教师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物理概念的知识本位,大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在引入概念时没有让学生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给出物理概念。学生只是死记物理概念,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这种“熟记型”学习往往比较机械,学生对物理概念没有在感悟中得到“升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指指导下的物理教学,要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感觉到物理世界是真实的,学习物理是有用的,还要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2023版初中物理新课标精确定义了初中物理课程性质:初中物理课程是探究自然学科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课标内容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物理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一线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打磨出物理的三大课型:物理概念课教学、物理规律课教学、物理实验课教学。
徐德跃老师精读物理课标与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提出课标物理概念教学五步法。
一、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原有概念的局限,从而知道为什么要引入新的物理概念,给学生营造概念环境氛围,生动直观的引入概念。这些创设情景方式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只要适时、适当地让学生引起注意,激出疑问,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启发学生,定义概念鼓励学生,尝试定义概念揭示概念本质、理解概念。物理学是借“物”求“理”,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所以,为了形成概念,首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例如,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思维、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概括、抽象出其本质,得出物理概念的定义,进而导出物理概念的定义式和单位(如果这个物理概念是物理量的话)。
三、交流讨论,规范概念:讨论交流,正确规范概念;找区别、抓联系。深化概念。课堂上的讨论”是否必要?如何讨论才有效?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启发?应用?拓展?△是否有利于能力的发展 —— 交流中学生有哪些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情绪的调动 —— 兴趣?成就感?责任感?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
四、多种方法,记忆概念。比如:短路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果只是强调什么是短路?短路有哪些危害?为什么要安装保险丝?学生对短路的概念并不会有深刻地理解。不如做一个“模拟短路”的实验来加强学生对短路的理解和记忆。随着短路发生,保险丝熔断,灯泡烧毁并发出了响声和烟雾,就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又如:用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物近像大,像越远”记忆凸透镜的成像,用口诀记忆磁感线等。
五、巧设问题,运用概念。当前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学得很死,对于物理概念不求甚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做习题只会照葫芦画瓢,不能举一反三。 原因是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只注重老师“讲完了”,而忽视了学生“学到手”;只重概念的传授,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徐德跃提倡物理概念教学五步法核心要求:一是要求教学设计要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地物理学科知识体系;二是要本着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物理教学要与生活实践和社会科学相结合。
课程部长主持了名师讲座,给予徐德跃老师高度的评价,并对物理教学作了工作指导。
1、物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2、教学理论要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确保物理教学富有生动性。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