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灵 物候助生活
——五台县沱阳中学校持续深化“五个一”活动之语文听评课
4月4日上午第一节,沱阳中学校续跃宏副校长与初二语文组全体老师观摩了马丽花老师的推门课——《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的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揭示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课堂上,马老师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理念设计本课,在“问题导学”环节,先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抽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在“小组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们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师生互动,重视个体差异,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更多孩子参与课堂。在“精点环节”马老师用启迪性和亲和力的语言,引导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合作,争先恐后,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限时训练”环节,让学生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意在强化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在评课活动中,副校长续跃宏指出,马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真正将语文学科的知识与物候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了解物候现象,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一节充满亮点的推门课。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