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上课如文学创作,听课则像欣赏文学作品。4月10日上午第二节课,沱阳中学王彦杰校长、杜云伟副书记、徐震林助理、王效禹部长、李建文部长、智俊喜主任及初一全体英语教师在开展了主题为“英语课听课的艺术”的教学研讨活动。全体初一英语教师激情讨论、积极发言具体活动情况如下:
活动背景: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交流切磋教学心得体会,是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会听课必须做到:听课前的准备,听课时的记录,听课中要思考,听课后的反思与交流。
活动过程:
一、教研组长薄志艳就本次教研主题制定的背景做了阐述,并鼓励老师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二、教研组成员研讨实录
薄志艳:一、听课观察。1、观察教师;观察教师的表情举止、精神状态、板书设计、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准备和使用情况;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否落实、教学内容是否适度、教学环节是否丝丝入扣、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否得当等。2、观察学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精神面貌、注意力、反响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怎样;观察学生对教师的板书、演示、动作、表情、神态是否心领神会、观察入微;观察学生怎样答复教师的提问、怎样向教师提问,师生是怎样讨论问题的,讨论时声音大小怎样,答复下列问题时对先前学过的知识是否记忆结实,能否围绕教师所讲的内容开展想象、联想、推测、归纳、综合等。3、观察师生关系:观察师生关系要看师生是否处于平等地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是否和谐,情感交流是否畅通。二、听课记录。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记任课教师的、学生的年级、班级,听课日期、学科、教材、课题、课型等。记录教学过程和环节,记录师生的主要活动。三、听后交流。听讲课教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上课感受,再请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和缺乏。问讲课教师上课前的整体设计与课堂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完毕后的自我感觉等;问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对教师平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与其优点进展评价。
刘海燕:一.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听课前就要做点准备工作:事先问问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把教材找来预习一下,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并千方百计去了解,研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自己上这一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熟悉教材,不理解开课教师的教学意图,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二、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教师的教。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二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参与的情绪是否高涨、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的习惯、本节课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等等。三、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听课是为了使自己吸取别人的长处与经验,使自己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所以在听完课后不能一听了之,应进行反复的琢磨。
徐降平:一、听课前充分准备。听课时收获的不仅仅是教案的记录或者某个新单词的发音,而是该如何上好这堂课。因此听课前充分准备是保证听课有效的前提。备教材。听课者要在明确授课教师上的是哪一册的哪一单元第几课时的基础上,主动询问本课要解决哪一些问题,学习哪一内容。这样听课时目标更加明确,听时也可以做到忙而不乱。课前预设。听课者可以提前预设好一些教学环节,在听课时把自身预设的环节和听课环节做个比较,取长补短。二、听课时全面关注学生的学。最简单的标准是:一堂好课,不在于老师教得如何精彩,而在于学生是否学的主动。三、听课中巧妙记录。1、教学设计式记录。教学设计记录是教案在线,听课者记录授课人主要的上课环节和方法,对个别细节操作比较精彩的地方可以进行详细记录。2、流程问题式记录。要注重听课者自身和上课者提问过程。四、听课后积极反思上课后反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而听课后也应该积极反思。听课后,要立刻与老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最好先听教师讲自己的授课体会,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存疑问题。
刘云:一、听课前的准备。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再回忆是否听过这节课。二、听课时的记录。分步骤。全面记录听课的各个环节。听课时要善于抓住教师的思路,分清什么是大的教学步骤,什么是小的教学步骤,并在笔记中用不同符号的标识出来,这样记录下来,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抓过渡。记录教学环节之间的转折和链接教学环节过渡的关键性用语,必须及时记录。加备注。对听课时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要记录,并观察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写点评。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要及时进行思考整理,用随堂短评形式记录下来,对讲课教师的教法作出肯定,提出建议,并进行理论分析。
侯子旸:一、听课前有准备。听课前要熟悉本节课是哪个单元,本单元围绕的语言点,语法点;本节课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正确把握学生的学情,预设自己的教学思路;知道听课时需要关注的地方。二、听课中有准备。首先要多听少记,我以为主要是记下教师的教学流程、重难点处理,听者自己对教学闪光点的点评感悟等“精髓”就可以了;其次、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听什么与怎样听的问题。我粗浅地归纳为“四勤”,就是在听课时要勤看,勤听,勤想,勤记。三、听课后有交流反思1、有交流。2、有反思。
徐慧敏:在英语课中如何听课是教研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英语教师的该如何听课。如何把握这门艺术呢?一、听课前。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为什么听?本课的题目或是研究的主题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想通过本节课让研究的主题达到哪种程度?二、听课中。1.知识传授方面:①对于本课的目标重难点的设计与把握是否合理?②对于新词或句子的呈现方式是单一还是多样化?是否有更好的方法?③操练的力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④学生是否可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创新。2.活动开展情况:①学生对活动是否有兴趣?兴趣达到了那种程度?可否有更合适的活动?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即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什么,达到哪种程度?③活动环节设计得怎么样?④活动的完成的情况怎样?学生们在活动中的表现?有什么收获?三、听课后积极进行反思。1、反思差距。我们自己上的课和授课者有哪些环节用的是相同模式,哪些环节不同?这堂课教学的高潮是什么?本人在听课之前想到了吗?你的设计是否能同样获得高潮?2、提炼课题。一堂课所供给我们的就是一个鲜活的研究材料。听课后,对一些困惑或质疑,听课者可提炼出小课题供本人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研究,从而走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教研成果:
1、听课前要充分准备,克服盲目性。
2、要有听课观察:观察教师、观察师生关系。
3、听课时要分步骤、抓过渡、加备注、写点评、提建议。
4、听课时要勤看,勤听,勤想,勤记。
5、听课后积极反思差距、提炼课题。
针对本次教研活动,领导们提出如下建议:
王效禹部长:1.听课与讲课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听课要态度端正。态度决定一切,本着一个端正的态度去学习,去取经,去取长补短。2.听课需要明确目的。(1)教态(2)师生关系;(3)重难点突破;(4)教学的流畅性;(5)“四环节”的落实;(6)激情教学;3.有听必有评。
杜云伟副书记:学习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王彦杰校长:1.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2.注重当堂落实与消化。3.注重及时总结与反馈。
![]() |
![]() |
![]() |
![]() |
![]() |